跑步核心訓練指南:打造穩定核心,提升跑步表現

Horizon

2025年10月7日 上午 9:16

跑步專欄

跑步初學者常常會有的疑惑,跑步的時候就會鍛鍊到核心肌群,為什麼還要特地鍛鍊核心呢?事實上,跑步只有啟動核心肌群,是一種功能性使用,屬於長時間的低強度使用。如果沒有透過訓練,讓肌肉更有耐力,更加強壯,往往也容易伴隨運動傷害。唯有強健穩定的核心,才能有效提升跑步效率,降低受傷風險,因此,從今天起,除了思考如何提升心肺能力、里程數與配速,也要把核心訓練納入自己的訓練計劃當中。

本文將帶你認識為什麼跑者需鍛鍊核心、核心不足對跑步的影響、三大核心訓練類型,以及實用的五個跑者必練核心動作,幫助你跑得更久、更快、更安全。

核心訓練非常重要

▲圖片來源:Licensed under the Unsplash+ License

為什麼跑者需要強化核心?

核心肌群廣泛來說包含腹直肌、腹橫肌、腹斜肌、豎脊肌、骨盆底肌與臀部肌群,核心肌群連結了人體的上半身與下半身,負責控制身體姿勢、穩定軀幹與有效傳遞動力。如果沒有鍛鍊核心肌群,跑者就容易因為肌肉無力,導致於身體晃動,跑步姿勢錯誤,進而容易造成運動傷害。

核心肌群對於跑者的影響有:

  1. 維持正確姿勢與跑步型態:

當你在長時間跑步時,核心能幫助身體維持直立與穩定,減少上半身晃動,讓跑姿更經濟。

  1. 提升動能傳導效率:

強化的核心能讓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從下肢有效傳遞至上半身,提升推進力。

  1. 減少受傷風險:

穩定的核心能保護脊椎與骨盆結構,降低膝蓋、髖關節等部位因代償運動產生的壓力與磨損。

跑步不只是下半身的運動,而是一項全身性的協調動作,而核心肌群如同穩定樞紐,讓身體能夠穩定運作。

跑者核心

▲ 圖片來源:Licensed under the Unsplash+ License
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核心不足?
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核心不足?其實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:

跑姿、步態不穩:

跑步身體出現搖晃、塌腰、前傾過度等姿勢問題。

容易疲勞、無力:

核心無法支撐軀幹穩定,導致肌肉過度消耗,跑起來格外吃力。

總是在跑步訓練時反覆受傷:

髖關節不穩、膝蓋內夾、足部落地不均等問題,往往與核心穩定性不足有關。

如果你也有上述這些問題,都表示你的核心肌群無法有效發力,身體只好啟動其他肌群來代償,進而形成錯誤的跑步姿勢,不只會降低你的運度表現,更會提高傷害的風險,例如:髂脛束症候群膝蓋疼痛下背痛常見的跑步傷害

【延伸閱讀】跑步傷害預防:從熱身、伸展到跑姿調整

跑者必修3大核心訓練

跑者應該把核心訓練安排進課表中

▲ 圖片來源:Licensed under the Unsplash+ License

上述已經帶大家了解核心肌群包含哪些部分,接下來就要告訴大家,跑者應該要強化的三大核心訓練

1. 靜態穩定(Static Stability)

靜態穩定是訓練核心的基礎動作,訓練方式為在身體不移動的情況下,使核心肌群持續出力、穩定軀幹,對抗外力或內部的不穩定性,讓身體保持正確的姿勢與張力。

靜態穩定的訓練能夠建立核心肌群的基礎穩定能力,進一步改善 姿勢控制,特別是脊椎與骨盆的正確姿態,最重要的是,靜態穩定訓練能夠讓跑者在動態中保持核心穩定的能力,減少上半身晃動、骨盆不穩定的狀態,也是訓練跑步表現,預防運動傷害的第一道防線。

常見的靜態穩定訓練動作

  • 平板撐:又稱作棒式,支撐於前臂與腳尖,維持筆直姿勢訓練腹部與背部穩定。
  • 側棒式:以單側前臂與腳掌支撐身體,強化側腹與骨盆穩定。
  • 死蟲靜態版:手腳抬高呈90度保持不動,穩定核心與腰椎。
  • 橋式:將臀部抬起並維持,訓練臀部與骨盆穩定性。

2. 動態穩定(Dynamic Stability)

動態穩定的訓練過程,是除了保持軀幹穩定之外,再加入四肢動作、姿勢轉移或重心變化,挑戰核心肌群在「變動中保持穩定」的能力。

動態穩定的訓練能夠強化跑者在跑步時,維持四肢協調的能力,還能夠讓「落地控制」、「髖膝穩定性」與「左右協調性」做得更加踏實,跑者在訓練過程中,如果缺乏動態穩定的訓練,就容易造成跨步時骨盆晃動、髖關節和膝蓋控制力不足、雙側肌力不均,這些都會影響跑步成績,嚴重的還會造成髂脛束症候群膝蓋痛等問題。

常見的動態穩定訓練動作

  • 走動棒式:在維持核心穩定的同時,加入肩膀觸碰或手向前走動,挑戰軀幹控制。
  • 單腳硬舉:站立單腳、另一腳後伸的過程中穩定骨盆與核心,訓練臀部與後側鏈穩定。
  • 弓箭步與上舉:弓箭步中加上手部伸展或旋轉,有助於提升下肢穩定與軀幹控制。
  • 高抬腿穩定訓練:高抬腿行進中維持軀幹穩定,訓練步態中的核心控制。
  • 側向滑步與平衡:側跳後穩住著地,訓練橫向移動時的髖膝穩定與控制。

3. 動力傳導(Force Transmission)

動力傳導訓練強調的是「整體動作協調」,因此,結合上肢與下肢的動作,讓力量可以透過核心高效的傳遞出去。由此可知,跑步卡關無法破PB的跑者,都需要做動力傳導的訓練。

常見的動力傳導訓練動作

  • 深蹲轉推舉:從深蹲起立時利用下肢驅動手臂向上推舉,有效連結下肢、核心與上肢肌群。
  • 伏地挺身交替碰膝:加入核心穩定與上下肢協調的控制,強化身體前後動力傳遞。

以上介紹三種類型的訓練缺一不可,唯有搭配進行,才能從穩定性、控制力到動能傳導全面提升跑步表現。

推薦5個跑者必練的核心動作

顧及不是所有跑者都會前往健身房,因此推薦幾個在家也可以訓練的動作,讓沒有器材可使用的跑者也能夠在家自行訓練!

1. 平板撐 / 棒式

核心

▲圖示棒式 ;圖片來源: Licensed under the Unsplash+ License

訓練重點:靜態穩定、腹橫肌動作說明:前臂撐地,保持身體呈一直線,收緊腹部,不要塌腰或聳肩進階變化:側平板撐、加上腳步抬起

2. 平板點肩高撐

訓練重點:髖關節的穩定、側向核心的平衡動作說明:雙腳打開,雙手交叉點肩關鍵提示:點肩時,頸部放輕鬆及髖部沒有過多的旋轉

3. 四足跪姿髖部外轉

訓練重點:核心穩定與協調性動作說明:四足跪姿,交叉抬起單側腿,保持背部平穩進階變化:鳥狗式,交叉抬起一手與對側腿,保持背部平穩

4. 強化橫向落地穩定

訓練重點:強化單腳橫向落地時身體的穩定性動作說明:單腳站立,待身體穩定後向兩側跳躍,落地時的穩定控制須保持 2~3秒鐘,等身體確實穩定後再向反方向跳躍,依序左右交換反覆訓練注意事項:著地時以外側腳著地,並將股四頭肌與臀延展,幫助穩定

5. 橋式

橋式可以訓練臀肌,以及下背穩定

▲ 圖片來源: Licensed under the Unsplash+ License

訓練重點:臀肌與下背穩定動作說明:平躺,屈膝腳掌踩地,收縮臀部抬高髖部,保持肩膀不離地進階變化:單腳橋式、腳踩健身球

強化核心!跑得更省力、更安全

核心訓練關乎整體跑步表現的穩定、效率與安全性,提升核心能讓自己更有效率地使用肌肉,降低無謂的能量浪費,同時減少運動傷害的機會。無論你的跑步目標是健康、減重、破PB還是馬拉松完賽,核心訓練都值得你投入時間與心力。從今天起,在你的訓練課表中,加入核心訓練,為你的每一步注入更強的動力與穩定。

立即報名:《從零開始挑戰初馬:完賽全攻略》